西周井田制新探
作者: 张勋  日期:2007-05-01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宗族公社 西周土地宗族说 井田制 
描述:井田制问题由来已久,自孟子起已两千余载,至今仍是扑朔迷离,列代大圣高贤都有宝贵箴言,研究成果粲然丰硕。但前人提及井田制,多有否认井田制者,认为井田多是孟子基于现实的理想化制度。因为关于井田制度的历史记载多有冲突,如《孟子》与《周礼》记载不符,且即使是《周礼》本身记载也是自相矛盾,后世的记载更是与这两者颇有不同,实为貌合实离,故人多非之。西周土地是“田里不鬻”的,这就使得井田的公私田一说尤为可疑。而《诗经》多处记载农业为集体劳作,加之其生产水平有限,实现个体家庭生产似乎是微乎其微,而我们知道井田的存在必须是个体家庭生产为基础的。 本文即从此出发,试论述井田制存在的合理性及其特征,明确本文的观点:西周井田制确是历史的实存。我们仔细对比发现两汉以前的井田制记述分为两大类系统,一类为《孟子》系,一类为《周礼》系,前者就是持八家共井说,存在私田和公田的差异,后者则是分两种情况:《小司徒》指得是赋役单位,《遂人》记得却是行政体系组织。到了汉代,这两大系统融合了,《汉书.食货志》,何休《公羊解诂》都能体现出来;到郑玄以《孟子》注《周礼.考工记》,赵岐以《周礼.小司徒》注《孟子》,这两大系统则完全混杂在一起,赋役编制混合,这当与汉代经学的今古文合流有很大关系。 本文的主旨在于以宗族土地制度为工具,大胆地尝试性阐述井田制存在的合理性,即是说通过对宗族土地本身特性的分析讨论,进而试探索在这种特性下的土地制度及其公社既有特点,这些特点如能与井田制特点相吻合,即达到了我们的目的。我们首先释义宗族含义,阐述宗族土地两重性,西周王室土地所有制在一家一姓的统治者集团内部的共财制,对统治者一家的私有,论证土地王有制,在法律上的王族集体所有制,经济上的多层宗族所有制表现出来的公私田的两重性的概念。在对宗族公社的论述中,首先释疑宗族公社这一概念,然后论述公社存在形态,释解宗族公社,作为原始公社制的遗留,分析在公私田上的劳作及赋税什一问题,我们重点论述土地定期打乱重分的概念,对宗族公社和农村公社的异同简单比较,说明周属和隶属公社的存在。接着论证了井田制下的个体家庭个体生产的可能性,论述了个体家庭实际耕占土地数,继而论述西周农业生产工具,证明个体生产的能力足以脱离集体生产的桎梏。这样,一切又回归到本文观点,井田制确实是历史的实存。尾声中,本文通过对历史上一再出现井田制的“复活”事件一一回顾,从侧面折射出井田制的存在;同时就井田与宗族的内在关系,笔者也尝试性的进行了一个探讨。
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研究
作者: 李永芳  日期:2007-04-10 来源 :四川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会组织 活动 清末民国时期 性质 特点 发展 
描述:近代中国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代,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民从传统的血缘关系、宗族组织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主体,而农会作为超越宗族关系的社会组织则在这一变迁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于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分为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清朝末年旨在农业改良的农会。中国农会肇始于清朝末年。1907年7月成立的直隶农务总会,是我国近代成立最早的具有社团“法人”地位的农会。随后,其他各省相继创办。至中华民国建立之时,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成立了农务总会、农务分会与分所。清末农会的兴起是在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与农业生产衰微的社会背景下,由实业救国人士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倡导,受上海农学会开农学研究风气之先的影响,以及“新政”的推动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清末农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组织系统,分为设立于省城的总会;设立于府、厅、州、县的分会;以及设立于乡镇、村落、市集的农务分所等三级直属组织系统。开展了编辑农报、翻译农书、开办农业学堂:举行农产品评会、设立农产陈列所;创办农业试验场和农产制造所;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受理调解民事纠纷等较为广泛的农事活动,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和机械操作鲜有建树。同时,清末农会呈现出了成员构成的复杂性、组织制度的近代民主性、团体活动的民间性、机构权限的官督性等特点。这是一种以绅商为主体、旨在农业改良、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的近代社会团体。 二、民国早期作为政府咨询机构的农会。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无论是始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的孙中山,还是其后执掌国家政权并开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袁世凯,面对农村经济的残破、农业生产的衰微以及农民生活的困苦不堪,均对改良农业、发展农会组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民国早期思想界各种“新思潮”的竟起、兴农呼声的日益高涨,则为农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农会组织得以更加广泛地发展。民国早期的农会依然是组成了一个层层连接的直属组织系统,但在清末农会分为三级的基础上增加为四层,即增设了一个最高层——全国农会联合会,使农会组织从上到下更具完整性。北洋政府统属下的农会,其富有成效性的活动主要表现为编制每年该区农业状况调查表呈报上级农会与主管官署;向主管官署建议农业改良进行事宜等方面。由于该农会是在清末农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辛亥革命后国家体制由君主走向共和的根本变化、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纷乱政局等新的社会因素,无不影响和赋予了该农会组织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但在其组织构成、职能与性质等方面与清末农会没有根本上的区别,依然是一种以绅商为主体的、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的社会团体和联络机关,是一种旨在农业改良的社会经济自助组织。 三、国民革命时期具有政权性质的农会。在中国近代史上,农会作为农民阶级自己的组织,作为改造社会的一种群体组织的出现,是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这种新型农会是在农村经济凋敝、土豪劣绅把持乡村政权、土地占有日趋集中、农村阶级构成发生显著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创建起来的。1921年9月成立的浙江萧山衙前农民协会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具有鲜明阶级色彩、以解决农村社会矛盾为已任的新型农会。随后,广东海丰赤山、湖南衡山岳北等地农民协会相继建立。1924年1月国共合作实现后,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和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所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农民运动问题的决策和措施,为农民协会的普遍建立和农民运动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颁布的全国《农民协会章程》,为各地农民协会组织的建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文本依据;历时两年多举办的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促进了各地农会组织的空前发展。同时,1927年4月还成立了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形成了一个由全国、省、县、区及乡级层层连接的的直属组织系统。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进行了支援北伐战争、开展反帝斗争和农村大革命等一系列活动。尤其是开展的翻天覆地的农村大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该时期农会活动的历史局限性也是比较明显的,存在着一些“左”的偏差和错误,且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亦存在着不同地区之间的较大差异。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已根本区别于清末民初的农会,尽管它也进行了一些农业改良的活动,但不再是为政府服务的农业咨询机构,而是由中共创立和直接领导、并在国共合作旗帜下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是一种以广大贫苦农民为主体、以推翻封建地主政权为宗旨的具有浓厚政治斗争色彩和政权性质的农民自治性组织。 四、国民党控制下作为基层政权补充形式的农会。国民党所领导的农会,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农民运动进行残酷镇压、对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农协组织加以摧残的基础上,在农村经济日趋衰落、乡村建设运动广泛兴起的情势下,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乡村自治和保甲制度的过程中予以重建、整顿和发展起来的。国统区的农会组织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以1928年《农民协会组织条例》以及1930年《农会法》颁布为标志的重建阶段;以1938年《各级农会调整办法》制定为标志的整顿阶段。国民党控制下的农会,其法定任务可谓面广繁多,但大多未曾付诸实施,各地农会所开展的带有普遍性意义的活动主要表现为进行该区域农村概况调查并填写报表呈送主管官署等。同时,该农会呈现出了法规条例的完备性及其多变性、组织制度的民主性、政府控制的严密性、主要活动及其影响的有限性等时代特点。国民党领导建立的农会,名义上是一种旨在发展农民经济,增进农民智识,改善农民生活,以图农业之发达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社会团体,实际上则是一种以农村有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组织,是整治社会秩序的保甲附属,农村基层政权的补充形式。 五、革命根据地作为政权执行机关的农会。在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与国民党在其统治区建立农会组织以整治社会秩序的同时,共产党在其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内也相继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会组织,即苏维埃区域的“贫农团”、抗日根据地的“农救会”、解放区的“农民协会”等,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了较为广泛的活动。革命根据地的农会组织呈现出组织名称的多元性、组建方式的策略性、组织系统的不完整性以及气势影响的有限性等时代特点。从其性质和功能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广大贫苦农民为主体的、作为革命政权合法执行机关的社会组织,它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运动中农民协会的兴起与乡村政权的组织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为:1、农会组织呈现出了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多种类型;2、农会组织成为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建构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参与力量,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传统基层社会权力结构的“维护者”、“破坏者”与“整治者”等不同角色的活剧;3、农会组织在发展农业生产、缓解农民生活贫困、改变农村文化教育落后状况、推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与作用;4、近代中国农会组织最终没有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组织,而是一种政府或政党的政治工具。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农会组织须应坚持“自愿性”、“自主性”、“民间性”和“法制性”;5、总结近代中国农会组织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如何思考目前理论界在研究“三农”问题中存在的是否重新建立农会组织的讨论,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照。
中国棉花主产区空间布局变迁研究(1980—2002)
作者: 朱启荣  日期:2005-06-01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变迁 主产棉区 比较效益 空间布局 
描述:棉花生产的发展不但直接关系到我国两亿多棉农的增收问题,而且还影响到十多个棉花主产省的经济发展和我国棉纺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最终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剖析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区域棉花生产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政府优化棉花生产布局,提高我国棉花生产的国际竞争力和调节全国的棉花总量供需关系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采用了统计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对1980~2002年中国棉花主产区的棉花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以比较优势和区位经济理论为主要依据,建立了分析理论框架,对影响中国棉花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的经济、自然、技术和政策等因素进行了较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中国主产棉区棉花生产今后的调整方向和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20世纪80年代,湖北、四川、江苏和陕西省的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减少,同时,向山东、河北和新疆等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增加;90年代,湖北、四川、江苏等长江流域地区和陕西省的棉花种植面积继续减少,与此同时,黄淮流域的山东、河北等地区的棉田面积迅速减少,而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迅速扩张。 引起中国主产棉区棉花生产空间布局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由于经济、自然、技术和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主产棉区的种植业之间的比较效益变化和非农产业收入增加是导致地区性棉花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的最直接原因。第二,自然条件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棉花生产的比较效益,是引起地区性棉花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自然条件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均会导致地区性的棉花生产空间变化。第三,技术进步导致粮棉生产比较效益发生变化,是引起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河北两省和80年代中后期湖北等南方地区棉田锐减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不但提高了新疆棉花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提高了该地区的粮食单产水平,导致粮食生产过剩,使部分粮田转化为棉田。第四,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技术进步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其粮棉生产成本变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国家棉花定价的政策框架下,棉花收购价格和奖售政策的调整必然导致各地区棉花生产出现非均衡发展,同时,中央政府采取的差别性的地区政策会对一些地区棉花生产的经济利益产生明显影响。研究还表明,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经济、自然、技术和政策等因素对它们的棉花生产布局的影响作用不同。 中国主产棉区调整的方向是:今后应进一步缩减四川省的棉田面积,努力增加湖北的襄樊盆地和河南的南阳盆地的棉田面积,适当扩大苏皖丘陵山、岗地棉区和江苏滨海盐碱地的棉田面积,同时,应努力增加淮河平原的棉田面积,减少冀东棉田,增加冀南棉田,恢复鲁西北棉区,扩大豫东南和南阳盆地棉田面积;新疆棉区的发展方向是,可进一步扩大南疆棉区棉花的种植规模,适度扩大北疆棉区;新疆棉花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节水和提高效益之路。为减少棉花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稳定棉花生产,应尽快建立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和设立棉花生产风险基金,保护棉农植棉积极性。
南疆高产棉田水氮优化管理研究
作者: 王平  日期:2005-06-01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优化灌溉 棉花 南疆 优化施氮 氮素平衡 
描述: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是中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不合理的灌溉制度和过量施氮是目前该地区高产棉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水氮的不合理施用不仅降低了水氮利用效率,还造成环境方面潜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农户调查获得策勒和尉犁两县棉农棉花生产中水肥操作的第一手资料,同时采用氮素实时监控技术和土壤水分实时监测技术进行分阶段氮肥和水分推荐,采用过程控制结果的技术手段,同步作物水氮需求和土壤水氮供应,以在南疆策勒和尉犁两个试验点布置的水氮优化管理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氮管理对棉花产量、品质、水氮利用效率及其氮素平衡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南疆策勒和尉犁两县棉花生产中过量施氮的现象普遍存在,分别有39.5%(策勒)和72.8%(尉犁)的农户过量施氮,另外,还有6.2-7.9%的农户施氮量不足,养分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平均的氮素盈余量分别达到248 kg·N·hm~(-2)(策勒)和108 kg·N·hm~(-2)(尉犁)。 本试验中采用的优化水氮管理方法能够在现有灌溉施氮水平下大幅度减少灌溉量和施氮量,策勒点施氮量由常规的432 kg.hm~(-2)减少到256 kg.hm~(-2),尉犁点施氮量由310 kg.hm~(-2)减少到137kg·hm~(-2),灌溉量也由常规的660mm减少到427mm(策勒),600mm减少到402mm(尉犁)。但优化水氮处理获得的籽棉产量(策勒:4.74 t·hm~(-2);尉犁:5.99 t·hm~(-2))与常规水氮处理(策勒:4.88 t·hm~(-2);尉犁:5.64 t·hm~(-2))相同。 优化水氮处理条件下,棉花吸氮量分别为243 kg·hm~(-2)(策勒)和270 kg·hm~(-2)(尉犁),与常规水氮处理条件下的吸氮量(策勒:216 kg·hm~(-2);尉犁:269 kg·hm~(-2))没有显著性差异。 在两个试验点上,与常规水氮管理相比较,优化水氮管理大幅度地提高了氮肥利用率(策勒:从28.2%到57.9%;尉犁:27.7%到66.2%)和灌水利用效率(策勒:从7.4 kg·hm~(-2)·mm~(-1)到11.1kg·hm~(-2)·mm~(-2);尉犁:从9.4 kg·hm~(-2)·mm~(-1)到14.9 kg·hm~(-2)·mm~(-1))。 在优化施氮体系中氮素的表观损失和常规水氮处理相比,大幅度的由294 kg·hm~(-2)(策勒)和163 kg·hm~(-2)(尉犁)减少到87 kg·hm~(-2)(策勒)和19 kg·hm~(-2)(尉犁)。氮素平衡和土壤硝态氮动态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氮素随水向下移出根层是南疆高产棉田氮素损失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本试验中采用的优化水氮管理方法通过对棉花生长过程中水分和养分的动态监控显著的降低了灌溉量和施氮量,但保持了与常规水氮管理相同的高产水平,同时,减少了氮素的表观损失,从而获得更高的棉田水氮资源利用效率。
河西绿洲灌区保护性耕作的节水保肥效应研究
作者: 张凤云  日期:2005-05-28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绿洲灌区 土壤微生物量 留茬免耕 水分动态 土壤生态特性 保护性耕作 
描述:水资源短缺、水分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荒漠化是制约河西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很好的节水和减少风蚀、水蚀的耕作措旌。为探讨河西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可能性,必须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灌漠土耕层土壤养分状况、物理性状和生物特征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以传统耕作为对照,设计20cm和40cm两种秸秆留茬高度,压倒和立茬两种秸秆保留方式,6750kg/hm~2和3750kg/hm~2两种覆盖量,通过在河谣绿洲灌区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对该区表层土壤生态特征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保护性耕作提高了WUE,具有较高的增产效应 保护性耕作处理表现出较高的增产效应。不管是产量还是WUE,20cm留茬压倒处理(NPS20)均较其它处理高,在所有处理中节水增产效果最好。NPS20、NPS40、NS40处理相对于CT分别增产53.08%、46.59%和40.81%,其它保护性耕作处理NS20、NSB40、NSB20相对于CT分别增产19.93%、17.33%、4.34%。NPS20、NS40、NPS40、NS20、NSB40、NSB20的WUE分别较传统耕作提高558.02%、43.40%、47.27%、23.78%、20.69%、8.56%。 2.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的节水效应 1)留茬和秸秆覆盖的抑蒸保墒效果主要发生在小麦生长早期的耕作层,并且随留茬量和覆盖秸秆量的增加其保水效果更明显;在相同留茬高度下,以地表较为粗糙的立茬处理保水性能强于秸秆压倒处理。如,在苗期各处理0~10cm土壤平均含水量依次为:NSB20(15.89%)>NSB40(14.03%)>NS40(12.04%)>NPS40(11.19%)>NS20(10.46%)>NPS20(10.18%)>CT(9.93%)。 2)保护性耕作可减少冬季水分的蒸发散失。NPS20,NS40,NPS40,NS20,NSB20,NSB40相对CT冬季休闲期土壤水分损失量分别减少55.38%、40.02%、48.06%、51.43%、39.34%、46.22%。 3)免耕覆盖保护性耕作可增加夏秋休闲期土壤贮水量,较大的秸秆覆盖量可以减少夏秋休闲期土壤水分的散失,有利于土壤水分保蓄。2004年秋季休闲期土壤贮水量以覆盖量最大的处理NSB20和NSB40为最大(贮水量与传统耕作相比分别增加27.58 mm和26.44 mm)。 4)无论免耕或传统耕法,农田土壤水分都表现出很明显的季节变化。在播种前、收获后和冬灌前的三个时期,各层次土壤含水量有如下的趋势:播种前土壤含水量远大于收获后和冬灌前,而后两者之间则差别不大,但冬灌前略大于收获后。 5)保护性耕作的节水效果明显,在一年内,保护性耕作灌水量较当地习惯耕作减少28.26%,冬灌节水1950 m~3/hm~2,在小麦全生育期内较习惯耕作节水800 m~3/hm~2。 3.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1)留茬覆盖免耕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C的活性,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活性营养库。留茬覆盖免耕之后,相对于传统耕作,休闲期、播种期和收获后保护性耕作各处理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C平均含量分别增加55.67%、22.67%和13.14%。但不同时期、不同耕作和秸秆处理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量C(SMB-C)的含量有较大的变化。
北方旱作农田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研究
作者: 于亚军  日期:2005-05-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水肥耦合 北方旱区 调控技术 WUE 技术规程 
描述:长期以来,水分亏缺和肥力低下是制约我国北方旱作农田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两大主要因素。因此,实施旱作农田水肥高效利用的合理调控,是实现旱作农区粮食高产稳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证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回顾世界旱作农区特别是我国北方旱作农田水肥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当前水肥调控技术研究的主要成就,并指出仍需致力的研究领域和方向。通过在宁南设置水肥调控试验,研究了合理水肥耦合运筹提高当地大田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技术措施。同时,总结整理北方旱作农田主要作物“以肥调水”高效施肥技术。在此基础上,探索制定了我国北方不同类型旱作农田水肥调控技术规程。通过水肥调控技术总结集成同时选取典型旱作农区开展试验研究,初步得到的结论如下: 1 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状况 当前,水肥调控技术研究主要以不同技术对作物生产的调控效应和不同作物水肥高效调控技术开发为中心展开,在技术的集成组装方面研究较少,因而难以实现对旱作农田作物水肥高效利用的联合调控。为了快速提高低肥力农田生产力水平和保证高产农田生产可持续发展,将传统旱作农业技术与现代水肥高效调控技术相结合,组装成现代水肥调控技术体系,以此指导旱作农田生产已是实现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2 宁南水肥调控试验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 (1)降雨平水年型谷子高产施肥技术 施肥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效应存在阈值反应。春谷子生育期降雨平水年型(生育期降水量206.7mm),施肥量为N 90kg/hm~2 、P2O5 81kg/hm~2时,谷子产量和WUE 最高,分别达到2394.0 kg/hm~2和7.28 kg/(mm·hm~2),分别较不施肥(CK)提高53.9%和51.4%。 (2) 两种降雨年型马铃薯高产、高效施肥技术 马铃薯在歉水年(生育期降雨量224.5mm)型得益于较高的播前土壤水分,使相同施肥水平下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与降雨平水年型(生育期降雨量285.0mm)达到基本相当的水平。两种年型均以N120kg/hm~2 、P_2O_5 48 kg/hm~2的施肥水平薯块商品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产量分别为20097.0 kg/hm~2和22834.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为65.25 kg/(mm·hm~2)和66.13 kg/(mm·hm~2)。同时。施肥
渭北旱原地膜小麦肥水规律与技术决策研究
作者: 任广鑫  日期:2001-05-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渭北旱原 栽培技术 地膜小麦 施肥模型 
描述:论文题目:渭北旱原地膜小麦肥水规律与技术决策研究 作者简介:任广鑫,男,1969年生,1998年从师于杨改河教授,于2001年毕业于生态学专业并获理学硕士学位。 渭北旱原是陕西省农业生产发展潜力最大的中产区,也是重要的畜产品、果品基地和能源化工基地。该区水资源缺乏,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人均收入较低。该区冬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占陕西省小麦总面积的1/3,由于水分限制使光温生产潜力降低了20%~40%,作为陕西省的“第二粮仓”,应在西部粮食区域平衡上起重要作用。 地膜覆盖在小麦全生育期的应用开创了丛生密植作物的先例,是粮食生产上一项突破性的增产技术。其大范围地应用于北方旱地小麦的生产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生产理论技术虽有了一定基础,但不同区域的适宜模式、配套栽培技术及肥水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不够,对渭北旱原东部的研究就更少,为此开展地膜小麦研究,以期指导该区和生态类型相似区的地膜小麦的生产。 1. 通过对冬小麦8种不同栽培方式的研究,从经济学产量和产投比的角度分析,得出了地膜覆盖穴播和膜侧条播栽培方式,前者产量达2856.0kg/hm2,后者产量2638.5kg/hm2,增产幅度达78.0%和64.4%,产投比达1.78和1.90,比对照高出21.1%和29.3%。该区以采用膜侧条播的栽培方式为宜。 2. 通过对1999年地膜冬小麦复种玉米的一膜两用试验及后作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从玉米的经济学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提出了适宜的一膜两用技术措施:一般降水年型地膜小麦复种玉米是可行的,对后作小麦产量影响小;以垄沟点播玉米比垄上点播玉米增产17.69%~17.92%,其株高、穗位高、穗粗、茎粗均有所增加。用肥力高拌种增产9.85%~10.07%,成熟期提前5~7天。 3. 在地膜小麦试验中用5种叶面肥喷施,均表现为增产,其中农丰98效果最好,其次为KH2PO4,增产幅度分别为15.87%~17.92%和11.94%~13.92%,其余依次为麦丰乐、沼液、红苹果2号,增产幅度不足6%,同时提高了株高、成穗数、穗粒数和粒重。 4. 通过对播期、品种、密度和施肥方式三年研究得出:水地和半水地品种不适宜,以晋麦47为最好,其次为西农1043;其适播期较长,应该与露地同期或稍偏晚播种,播期最佳为9月25日~9月27日;以255万粒的播量最佳;等量的氮肥分施与否不影响产量。全生育期的耗水量为370.7~391.3mm,WUE达10.35~13.63kg/mm.hm2均高于露地条播,不同处理间的日均耗水量差异很小,但WUE差异较大,最大WUE农艺措施时产量也最高。 5. 通过对氮磷钾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的三年试验研究,建立了不同降水年型的地膜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的模型关系,对数学模型寻优得出了不同降水年型下的最佳施肥量。施肥量及比例直接影响群体和生物学重量,施肥也影响作物的WUE。 总之,对渭北旱原地膜小麦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该区地膜小麦栽培技术规范及技术决策,将儒略历引入文中,同时提出了适宜栽培方式、品种、播量、施肥量。但提出的适播期较长、对等量氮肥分施没有必要、叶面喷肥的种类、一膜两用的复种应在垄沟及不同降水年型下的氮磷钾肥的施肥模型尚未见有关报道。
宁南旱区应变型种植制度的机理与技术体系构建
作者: 王龙昌  日期:2001-05-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机理 应变型种植制度 决策系统 技术体系- 干早 旱区农业 
描述:旱地农业在我国和世界农业生产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人口增长,人类面临的食 物短缺、水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的形势更加严峻,旱地农业发展受到广大旱区国家高度重视, 并在早区农作制度研究方面取得许多重大进展。 宁南旱区地处黄土高原西北端,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旱作农田占总耕地面积的 90%。该区气候具有典型大陆性气候特征,年降水量250~600mm,按全国气候带划分,属中温 带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偏旱区。由于降水数量欠缺,年内分布不均,年际间变率 大,加上严重的水土流失,干旱常常困扰着本区的农业,农田作物生产力水平低而不稳,粮食 自给能力低下,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困难,使得本区成为国家财政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 同时,迫于沉重的人口压力,长期盲目垦殖,造成林草面积退缩,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 口—资源—环境矛盾日趋尖锐,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三水”循环严重障碍,旱区范围的扩大,旱情的加剧等干旱趋势,确立与旱区降水 资源存在状况相适应的,有助于水分整体效益提高的种植制度,是充分挖掘旱作农田降水生产 潜力,实现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在国家作出西部大开发和重建山川秀美西北地区 战略决策形势下,如何在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同时,通过种植制度优化,实现 有限耕地农业产量和经济收益的持续增长,已成为包括宁南旱区在内的广大旱区农业生产中亟 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项目针对宁南旱作农区降水数量有限、干旱发生频繁、农业产量低而不稳、效益低 下的生产现状,在系统研究旱作农田水分平衡特征、作物种群生态适应性和降水生产潜力的基 础上,拟定与不同地区干旱气候规律相适应的应变型种植制度优化方案,研究与之配套的抗旱 应灾农业技术体系,力求克服因气候变异造成的旱地生产力大起大落状况,进而提出宁南旱区 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开发战略。旨在促进旱区降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实 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同增长。 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是引言,在全面论述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态势和干旱加剧趋势基 础上,对国内外旱区农作制度研究进展进行概括综述,展示了旱区农作制度的主要发展趋势, 并提出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章对宁南旱区农业资源与环境状况予以分析,揭示了宁南旱区 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及种植业发展态势。第三章对宁南旱区降水基本特征与干旱发生规律进行 详尽分析,建立了干旱气候预测模型。第四章探讨了旱地作物生产与水分资源的关系,揭示了 旱地不同作物的水分平衡特征,并对旱地主要作物的水分生态适应性进行定量评价。第五章重 回且 点研究了宁南旱区主耍作物的热量生产槽力与水分生产憎力,揭示了农田作物生产憎力的开发 程度及水分生产憎力开发的限制因素.索六章在分析宁南早区种植制度存在问回及词鳖方向的 基础上,捉出了早区种植制度优化的垄本原则,研制开发了宁用早区应变型种植制应决策系统, 并进行效益评价.第七章建立了包括工程措的、生物憎的、农艺楷的、化学槽的在内的宁甫早 区抗旱 沈业桂术体篇.月人滋分伍了宁肉早区生志环扰匝吃的击刃问回及由恋农业@馒的- 重翼性,并对生岿农业建设的典型楔式于以创伍,拇出了生恋农业@役的方吃和对策猪伯.第 九章对研叹主翼妨相进行概括总臼,并以有关间回进行讨枪. 研究所耿得的主耍成果有以下几点:可 (!)在分析宁肉旱区降水时空分布调律和干早气腮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季节干早 对种植业生产的影晌,创遗佐的将灰色系姚迎枪应用到宁力早区干早灾变预测,分别@立了6 种干旱类型的GM(,l)预测@型,对20od020年可能山巩的季节于早进行预测,经对ZNX) 年预测结果验怔,与实际憎况吻合性良好.研究结果可为本区种檀业生产捉伏种学决策依绍. (2)全圃累 栅讨了早地不同作物生长发育与际水分布的时序关系、不同时吸降水与 f#PtMwxff、旱地作物水f利m#aP卑ti’ff.水分烘湍平衡与锚位特m,M遗# 地将农田木分供需甲自研出与木分生币过应怪仲价糟给会,日次掘出际求槽在利用审肋酚及 其计算公式,并提出了早地作物水分生未 应的改进败学们型.研究姑果表明,宁南早区不 一柯作物伪东分生态邀应性、多年主收审好于二牢坐作物/汐赐作而好于贾丽僳物,1类作物叨 于谷炎作物.从降水条件看,丰水年份的作物水分生态适应应效高,而于早年份水分生志适应 应效低.从作物类型看,早地6种主要作物的水分生态邀应厌排序伐次为:谷于>马怜邱>赐 子>胡麻>豌豆>春小麦.这就为制定台理的早区种他制应决策方亲捉供了理伦依招. (3)以宁甫早区农业气侯资沏为基础,对不同生态类型区?
< 1 2 3 4 5
Rss订阅